台海若開戰恐現難民潮 與那國島憂心無應對配套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2023/12/5

圖為與那國島。(路透社)
圖為與那國島。(路透社)

(中央社東京5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與那國島民眾鷺原尊吉回想1977年巧遇最後一批抵達的越南難民,當時4名男子渡海逾2000公里到日本最西端且有人居的與那國島,他憂心此景恐於台海開戰時重演。

路透社報導,現年80歲的鷺原說,當時他是去檢查有無台灣偷渡犯時,在港口附近的自家商店發現這批越戰結束後逃離的越南人。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與那國島是日本最西端島嶼,行政區劃屬於沖繩縣八重山郡與那國町。

如今,部分與那國島居民憂心另一場可能的難民危機,怕人口不到1700人的當地難以負載。與那國島以西110公里就是台灣,目前台海正因北京當局頻頻以機、艦繞台和試射飛彈,讓兩岸關係緊張。

日本與那國島距台灣僅100多公里,是日本最西端領土。(中央社製圖)
日本與那國島距台灣僅100多公里,是日本最西端領土。(中央社製圖)

超過20名現、前任日本官員告訴路透社,若北京武力犯台,成百甚至上千難民可能會企圖坐船逃往與那國島。然而日本政府目前沒有相關因應計畫,也沒聽進地方政府求助的聲音。

與那國町町長系數憲一對於中央政府什麼都不講的態度有微詞,稱「他們的嘴巴就像被膠帶貼住般」。町公所的公布欄中列舉出的幾項可能危機裡,就包含遭受颱風侵襲和當年越南難民湧入等狀況。

系數表示,他在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7月到訪當地之際直接求助,但未獲回應。日本政府之前僅表示「若大量難民湧入日本,相關政府部門會合作因應」。

路透社採訪包含了解日本緊急計畫在內的9名現任與6名前任官員,當中一些人要求不具名。

他們指出,屆時台灣難民可能透過海路逃往日本,人數與導致難民的衝突性質其實都很難預料,日本政府也沒向大眾提及可能遇到這類情況。

海上保安廳相關人士透露,屆時狀況「可能出現數百艘船舶,多到中國可能難以封鎖」還說由首相岸田文雄領導、松野博一執行事務的內閣官房有責任制定相關計畫。

一些現、前任官員認為,日本政府現在聚焦軍事建設而非複雜的跨部會人道因應計畫,然而後者仰賴中央與地方政府密切合作,做到查驗、運輸、提供食物、收容等,才有辦法應對屆時恐為日本前所未見的難民潮。

華府無黨派智庫「移民政策研究所」(MPI)引用的是對「難民」定義較日本政府更寬鬆的聯合國數字,顯示2022年約有1萬8000名難民抵達日本,大多數來自緬甸。時值俄烏與中東戰事的歐洲,德國收容逾200萬、波蘭收容約100萬難民,其中多為烏克蘭人。

美國國務院前日本處長馬赫(Kevin Maher)指出,日本政府必須做出政治性決策,決定是否接收可觀數量的難民,稱「儘管日本對於收容大量難民很消極,但現實是幾乎所有能漂的東西都可能跑到日本」。

熟悉日本事務的不具名美方官員表示,日本對是否在與那國島實施這類因應難民的計畫會很猶豫,因為這會讓中國認為日本正在為台海戰事做準備。(譯者:楊惟敬/核稿:陳亦偉)1121205

中研院學者:因應東亞安全 台灣和與那國島應互助

2023/7/4

日本最西端的與那國島距離宜蘭蘇澳只有111公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黃智慧指出,過去與那國島與台灣直航,在日治時期是常態,雙方無國界問題,人民習於往來,二次大戰後,日本結束統治台灣,國界形成,再加上邦交斷絕,使得雙方無法直接往來。(黃智慧提供)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傳真 112年7月4日
日本最西端的與那國島距離宜蘭蘇澳只有111公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黃智慧指出,過去與那國島與台灣直航,在日治時期是常態,雙方無國界問題,人民習於往來,二次大戰後,日本結束統治台灣,國界形成,再加上邦交斷絕,使得雙方無法直接往來。(黃智慧提供)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傳真 112年7月4日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4日電)日本與那國島距離宜蘭僅約110公里,過去曾靠著台灣市場的支撐繁榮,島上甚至流通台灣貨幣,經貿緊密。學者認為,因應現代東亞安全,雙方除發展觀光,也應互助互惠。

以直線距離算,日本最西端的與那國島距離宜蘭蘇澳只有111公里,但因國界因素,雙方無法直航往來;想去與那國島,必須先搭機從桃園飛往600公里遠的沖繩那霸,然後往南飛到石垣島,再從石垣島飛往與那國島,這些加總起來要飛上千公里才抵達,迂迴曲折。

立法院長游錫堃今天率團從蘇澳搭船,破冰直航到與那國島,希望達成觀光踩線及國會外交意義。

與那國島居民傳言,在與那國島最西端、稱為「西崎」的海面上,一年只有幾次才能看到台灣的「幻影」,可是每次出現後沒幾天,海上天氣一定轉壞;但對漁民而言,倒也成了天氣預報的重要指標,顯見兩地距離不遠。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黃智慧對中央社記者說,二戰前,與那國島漁民清晨從島上久部良出港後,在中途捕魚,傍晚則到宜蘭蘇澳卸魚。夜晚,島民從蘇澳港出港,再把途中所捕到的魚,於第二天清晨回到久部良港卸魚。

此外,與那國島上的鰹魚工場與養豬戶主要輸出市場也是台灣,生計幾乎是靠著台灣市場的支撐而繁榮,再加上大量到台灣工作的人寄回家的「送金」,使得與那國島上的台灣貨幣比日本貨幣更為流通。

她說,當時島民向國家繳納的稅金可通用台灣貨幣繳交,因此,島上村公所內的金庫常充滿台灣貨幣。每當村公所要轉交稅款給上級縣政府時,公所人員只好四處向商店兌換日本貨幣,可說戰前與那國島的產業和經濟,幾乎是被包含在台灣經濟商圈中。

日本與那國島距台灣僅111公里,是日本最西端領土。(中央社製圖)
日本與那國島距台灣僅111公里,是日本最西端領土。(中央社製圖)

黃智慧表示,20世紀前半,許多與那國島民都直接來到台灣討生活,習得最先進的美容理髮等技術,也有島民來台考取醫護等各種謀生執照,這些人回到與那國島後,使得與那國島無論在生活用具與時尚方面,都領先八重山與沖繩其他各島。

她指出,與那國島深知所處獨特不可取代的邊境角色,即使在1972年台日斷交之後,與那國島一直努力與台灣恢復友好往來關係,並在1982年與花蓮市結為姊妹市。

黃智慧說,進入21世紀後,日本訂定「海洋基本法」,2005年與那國島立即喊出「離島國境經濟特區」概念,希望與台灣互通直航,藉此經濟自立,再現繁榮,但此事未能實現時,位處於地緣政治要衝的與那國島遭遇到更大難題,就是中國在東海日益增強軍事力量。

她指出,日美兩國為防範中國野心,2016年,日本自衛隊進駐與那國島,配屬沿岸監視部隊,但這不是原先島民們所發想的經濟自立腳本,也造成島民意見對立分歧;也有人擔憂,一旦台灣有事,與那國島會被捲入戰事,設置軍事基地是否會成為對手首要攻擊目標。

黃智慧認為,與那國島與台灣直航,在日治時期是常態,雙方無國界問題,人民習於往來。二次大戰後,日本結束統治台灣,國界形成,再加上邦交斷絕,使得雙方無法互相往來。現在又有新的邊境安全與國防的因素,也使得小島自身風險提高。

「遠親不如近鄰」她表示,台灣和與那國島的往來,不僅是經貿觀光旅遊業互惠帶來的利益,兩島的人口等規模差距太大,台灣大島也應負起責任,減低對小島的環境負荷與人文的衝擊,並表明守望相助決心,這才是台灣應有的風範。(編輯:李錫璋)1120704

圖為日本航空自衛隊在與那國島部署的愛國者飛彈。(共同社)
圖為日本航空自衛隊在與那國島部署的愛國者飛彈。(共同社)
以直線距離算,日本最西端的與那國島距離宜蘭蘇澳只有111公里,但因國界因素,雙方無法直航往來;想去與那國島,必須先搭機從桃園飛往600公里遠的沖繩那霸,然後往南飛到石垣島,再從石垣島飛往與那國島。(黃智慧提供)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傳真 112年7月4日
以直線距離算,日本最西端的與那國島距離宜蘭蘇澳只有111公里,但因國界因素,雙方無法直航往來;想去與那國島,必須先搭機從桃園飛往600公里遠的沖繩那霸,然後往南飛到石垣島,再從石垣島飛往與那國島。(黃智慧提供)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傳真 112年7月4日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