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東京18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德國總理蕭茲今天在東京舉行會談,並率領各自閣員展開首次高階部長級政府間磋商,雙方承諾建立更緊密的防務關係,並在強化供應鏈方面展開合作。
法新社報導,柏林正努力提升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的能見度,在七大工業國集團(G7)5月將於日本廣島召開峰會前,蕭茲(Olaf Scholz)不到1年內第2次訪問日本。
日本與德國領導人下午會同雙方各6名內閣官員,在首相官邸展開「政府間協議」。
路透社報導,德國曾與法國、中國等一些國家舉行過政府間磋商。德國官員表示,這次決定與日本首次舉行,具有相當的政治重要性及象徵意義。
岸田和蕭茲並未透露太多具體結論內容,但兩人都強調,受到疫情與俄烏戰爭等連串事件衝擊的供應鏈,有必要予以強化及分散化。
岸田表示,「在經濟安全對話方面,我們提到要強化供應鏈」,日德都希望加強「在戰略產業的影響力,例如在礦物資源、半導體與電池;同時分享處理危機的最佳做法」。
德國過於仰賴俄羅斯的能源供應,在俄國侵略烏克蘭後嘗到苦果;此後德國一直想辦法轉移其他的經濟依賴,尤其是對中國的依賴。
德國正加強與日本、印尼和印度等亞洲國家接觸,盼進一步分散供應來源及出口目的地。
蕭茲表示,在今天的對話中,日本與德國的關係提升到一個「新層次」。他說,在疫情和俄烏戰爭暴露出經濟依賴性之後,德日都熱切希望從中汲取「正確教訓」。
德日國防部長發表的聯合聲明則表示,雙方將努力推展德國軍隊在亞太的新部署及舉行聯合操演。兩人並承諾,德日將設立「促進(兩軍)聯合行動的法律框架」。
蕭茲指出,德國軍隊將在「未來幾年內」在亞太地區執行巡迴。
德國與日本戰機去年9月曾在日本舉行聯合演訓。(譯者:戴雅真/核稿:張正芊)1120318
德國與日本內閣官員開啟政府磋商會談,雙方共同關切中國威脅
2023年3月18日 美國之音
德國總理朔爾茨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週六(3月18日)在東京舉行首輪旨在加強雙邊經濟與防務合作的政府磋商,以共同應對中國全球影響力的不斷增長。
參加這次雙邊政府磋商的有隨同朔爾茨訪日的六名政府部長和日本政府對等官員。德國代表團是當天抵達東京的。六名部長分別是經濟部長、財政部長、外交部長、內政部長、交通部長和國防部長。
這是德國和日本之間舉行的首次政府磋商會談,一名德國官員對路透社說,因此具有突出的政治和象徵意義。德國與法國、中國等幾個國家都建立了類似的“政府磋商”機制。
兩國官員要通過磋商探討如何在印太地區深化雙邊經濟與安全合作,並討論其他的全球性問題,包括中國在追求海洋主權中採取的咄咄逼人的姿態和中國與俄羅斯關係日益緊密的趨勢。
岸田文雄在會議開場白中說,“我認為政府磋商是拉近日本與德國關係的一個跳板。”
岸田文雄表示,會談的焦點是經濟安全、印太地區、俄烏戰爭等雙方共同關注的問題。
德國國防部長和日本防衛大臣單獨舉行了會談,他們重申,德國武裝部隊將繼續參與印太地區活動,德日之間軍事合作將繼續加強。
日本防衛省的聲明說,日本防衛大臣濱田靖一(Yasukazu Hamada)與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瑞斯(Boris Pistorius)共同表示,兩國將在未來德國軍隊的區域部署方面加強合作,並會增加聯合軍演。他們還表示,要爭取制定一個法律框架,為增加聯合防務活動以及防務設備和技術合作提供便利。
面對來自中國和朝鮮的威脅不斷增加,日本一直在積極擴大與美國的軍事合作,發展與澳大利亞、英國、歐洲和東南亞國家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岸田文雄政府去年推出了新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宣布日本將會部署遠程巡航導彈,加強反擊能力,這是日本在突破戰後形成的自衛防禦原則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
朔爾茨去年首先訪問了日本,隨後又訪問了中國,明確表明了他將德日經濟關係擺在了德中經濟關係之前的戰略選擇。日本還與美國一道共同應對中國區域經濟影響力的增長。東京謀求強化日本與其他民主國家的經濟安全,比如供應鏈安全、敏感技術安全等。這些措施顯然都是為了抗衡中國。
中國是德國的最大貿易國,去年兩國的貿易額高達2980億歐元,比2021年增加了21%。日本是德國第二大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額為46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