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陳建仁欠缺「政治敏感敏銳度」,也有人認定他人和沒問題,事實上目前能確定的只是他在副總統任內謹守分寸
陳茂雄
中研院院士、前副總統陳建仁將接任閣揆,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表示,他認識陳建仁甚久,「人和是沒有問題,待人很客氣,至於說做得好、做不好?要做過才知道,要有一段時間才能打成績,現在談還太早」。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台北市議員李彥秀表示「這是一個不讓人意外,卻極度失望的結果」,批評蔡英文總統仍以個人權力角度進行政治佈局,因而打此「乖乖牌」,李彥秀指出,陳建仁缺乏「政治敏感敏銳度」恐成擔任閣揆最大的致命傷。」
綠營的人大都表態認同陳建仁,而藍營抵制則是意料中事,不抵制才怪,其所持的理由甚多,最明顯的就是陳建仁只是「乖乖牌」,缺乏「政治敏感敏銳度」,找不到缺點批評,只能擠出這些理由。倒是柯文哲的評論還算客觀,陳建仁的人和連藍營都不能否認,至於工作的績效將來才能知道。
李彥秀及柯文哲對陳建仁的印象是從副總統任內獲得,不過還是瞎子摸象,沒有了解全貌,陳建仁在副總統任內做到謹守分寸,依照制度,副總統位尊、無權無責任,只是備位元首,沒有法定權力與責任,除非總統授予權力與責任,否則就是領乾薪的職位,一般人擔任此職位,由於位尊,所以常會介入權力,又不必負責任,留給人很差的印象,陳建仁卻能謹守分寸,讓人誤以為是「乖乖牌」及謹守人和的官員。
在官場最難的就是遠小人,康熙的聰明才智不必懷疑,而乾隆是康熙欽點的接班人,雍正之所以能登上王位還是乾隆的庇蔭,可見乾隆的才智是上上之選,可是他還是受制於和珅,之所以會有這種結局,是和珅精通「奴才術」,很清楚主人心裡想甚麼?而且說出主人不方便說的話,做了主人不方便做的事,最後是乾隆依賴和珅,不是和珅依賴乾隆,事實上乾隆很了解和珅,只是不能沒有和珅。事實上公司機關有不少人懂得「奴才術」的「和珅」,有能力掌控首長,學術界出身的人鬥爭的經驗較少,最容易被「和珅」掌控才是問題。
在公私機構最被稱讚的是清廉勤政,可是這一項並不難,一般人做不到的是「不為也、非不能也」。當首長或主管最難的是霸氣,也就是打擊小人的氣勢,時機及力道都要精準,多數人屬濫好人,缺乏霸氣打擊小人。當首長或主管與一般人不同,若是小人當道,就算自己做得再好也算是失敗。學術界的特色是可以雙贏,甚至於多贏,自己的成就並不會妨礙他人的成長,比較不會出現小人當道的問題,若將學術界的人移植到政界,常會缺少打擊小人的霸氣。
學術界的特色是可以雙贏,甚至多贏,自己傑出的成就並不會妨礙他人的發展。學術界出身的陳建仁擔任副總統,因為謹守法定權責,所以做得很成功。可是到了沒有雙贏的鬥爭環境,如何擺脫懂得「奴才術」的「和珅」及打擊摧殘正義的小人才是難題。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2023/1/27(台灣時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