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8
朝鮮(北韓)零確診的神話搓破了,以前認定可以維持零確診,造成朝鮮人不打疫苗,近日被病毒攻陷後,成為病毒的繁殖區。也因為認定病毒不會入侵朝鮮,造成醫療系統沒有準備,朝鮮可能面臨空前的大災難。朝鮮之所以發生這種事情,因為獨裁統治的社會,獨裁者被神格化,他的主張永遠是對的,專業人員不敢吭聲,因而沒有依循專業人員的意見防疫。
中國的國家領導人雖然沒有朝鮮金正恩的神威,將他當作神來看待,然而還是屬一言堂,專業人員不敢表達意見。前一陣子台灣成功的清零獲得國際社會的掌聲,中國抱著與台灣別苗頭的心態,在台灣正要轉型為與病毒共存時刻,中國反而積極清零,由於國際社會交流頻繁,現階段清零的確有困難,中國卻以不人道的手段清零,造成被封城的地區一片哀嚎。這也是獨裁國家的特徵,沒有人敢反對獨裁者的意見,專業人員雖然很清楚現階段清零有困難,還是要依循獨裁者的意見。
防疫的手段有兩種:一則為清零,一則為與病毒共存,後者是要形成群體免疫,以抑制病毒的流傳,並增加個體免疫力,降低感染、罹病或死亡的風險。清零則是要阻絕病毒,使病毒消失。病毒與細菌不同,後者脫離宿主後還可以獨自生存(但有些細菌無法離人體獨立生存),病毒不能(若脫離宿主,只會在環境中存活一段時間,也會傳染新宿主),病毒在宿主體內才能不斷複製,更利用宿主群聚的接觸將病毒傳給新宿主,不斷的傳染新宿主而形成大災害。
要讓病毒消失的方式也有兩種:第一種是阻斷病毒的傳播鏈,只要病毒沒有找到新宿主,一段時間後就消失,它就是清零。第二種是宿主擁有免疫力,可以抑制病毒的複製,就不會形成大災害,(COVID-19疫苗不能完全抑制病毒感染但是會大幅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當宿主與病毒相遇,因為無症狀或輕症,而能與病毒共存。與病毒共存的先決條件,第一步先要實施人工免疫,就是打疫苗,提升人的免疫力,抑制病毒在體內的繁殖,如此就可以讓病毒自由發展,不再刻意消滅病毒,有人確診也大多數是輕症或無症狀,不會形成大災害,而自然感染者也會產生免疫力,抑制病毒的複製。人工免疫加上自然免疫者佔人口的多數,就不會大流行,達到與病毒共存的目標。
台灣的政治風氣是在野黨必定扯執政黨的後腿,武漢肺炎的災害造成人民的痛苦,在野黨當然不會放棄打擊執政黨的機會。防疫團隊用各種手段清零時,在野黨立即抨擊,很多先進國家都採與病毒共存政策,台灣還在清零,約束經濟活動,造成社會動盪不安。事實上與病毒共存的基本條件必須有充分的人工免疫來配合自然免疫,否則會形成大災害,早期受到中國干預,台灣買不到疫苗,沒有人工免疫配合,當然不能與病毒共存。
疫苗接種率普及之後,台灣有本錢與病毒共存。因清零的手段就是隔離,它造成商業活動停頓,有人謔稱,清零使台灣人不會病死,卻會餓死,防疫團隊不能再堅持隔離,因而轉型為與病毒共存。在野黨又抨擊,確診人口依指數上升。這又是無理取鬧,人工免疫覆蓋率已經達到可以遏阻病毒大量散播,而且Omicron變異株造成重症與死亡比例低,當然可以不必完全清除消滅病毒,如此取消隔離,才能恢復各項活動。
台灣人的個性與歐美人士差異頗大,後者的性向偏向與病毒共存,台灣人則喜歡清零。去年為了清零,禁止在餐廳用餐,今年已轉為與病毒共存,連八大行業都不禁,可是今年的餐廳與去年一樣蕭條,防疫團隊不禁止群聚,民眾卻自我切割,這是台灣人的特性。成功的清零使民進黨累績很高的民意支持度,今年轉型為與病毒共存,民進黨卻需要消耗以前的存糧。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hchen0201
2022/5/19(台灣時報專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