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1
我們學生時代,對歷史沒有興趣,因為自己台灣的歷史不學,去學其他國家的歷史有什麼用?可是退休以後,對以前沒有學到的知識開始興趣追求,最近看了一些有關羅馬帝國的歷史記錄影片,才知道我們從過去歷史可學到很多教訓,因爲歷史是人類文明發展的經過。過去我們對羅馬帝國不知,只知道當時羅馬帝國是世界最強的國家,經過幾百年後,帝國完全崩潰。看了美國電影「Quo Vadis(暴君焚城錄)」,以為尼羅皇帝(執政 54-68 CE)是羅馬最殘暴的皇帝,羅馬帝國崩潰是從他開始的。其實學了羅馬帝國歷史後,才知道有比尼羅皇更殘暴的皇帝,他之前有 Caligula 皇(執政 37-41 CE),之後有 Commodus 皇帝(執政 177-192 CE),比尼羅皇更殘忍,殺害更多人。尼羅皇注重音樂與藝術,所以他的生平故事適合於電影與歌劇。
尼羅皇生於公元 37 年,母親 Agrippina 非常厲害,善於計謀,為了要她的兒子當皇帝,毒死丈夫,嫁給 uncle (當時的皇帝) Claudius,說服 Claudius 收尼羅為兒子。公元 54 年 Claudius 去世,尼羅成為羅馬帝國皇帝,娶 Claudius 的女兒 Octavia,當時他才 17 歲。他上任後開始殘暴統治,殺害很多無辜人民。後來不能忍受母親的控制,命令部下殺死她。愛上另一位美人 Poppaea,又計謀殺死妻子 Octavia,與 Poppaea 結婚。後來尼羅狂性大發,也殺死 Poppaea,專心於表現他的音樂和藝術。公元 64 年羅馬市大火,毀壞全市。當時羅馬人認為是尼羅皇故意放火,可是尼羅皇說是基督教徒放火,開始大屠殺教徒。公元 68 年羅馬市民造反成功,尼羅皇唯恐被判死刑,決定自殺,結束了 14 年的暴政。
歌劇創始者意大利音樂家 Claudio Monteverdi (1567-1643) 最著名的三部歌劇之一是「L’Incoronatione di Poppea」,故事描述 Poppaea 如何用計取得尼羅皇的愛,與他結婚,加冕成為羅馬帝國的女皇。很多年前我們在舊金山歌劇院看過這部歌劇,是首次看到文藝復興末期的音樂,給我們印像很深刻,也體會到 Monteverdi 如何影響後來歌劇的發展。
George Frederic Handel (1685-1759) 與 Bach 同年出生,是德國巴洛克時代作曲家。Handel 外向,當時意大利是歐洲音樂最先進的國家,他離開德國去意大利,大量用神話與宮庭故事,以意大利文寫了 42 部歌劇,早期的歌劇「Agrippina」,描述她如何引誘Claudius 皇帝,安排她的兒子接任成為羅馬帝國皇帝。我們看了 DVD 錄影 (EuroArts 2054538),知道 Handel 很擅用歷史故事寫出好聽的音樂。
以尼羅皇故事寫的歌劇有幾部,可是現在很少演出或錄影。其中較有名的是俄國音樂家 Anton Rubinstein (1829-1894) 寫的四幕大型歌劇「Néron」,劇詞是法國著名詩人 Jules Barbier 寫的(他曾經為 Charles Gounod 與 Jacques Offenbach 的歌劇寫劇詞)。「Néron」是1860 年代 Rubinstein受巴黎歌劇院委託寫的,可是由於歌劇內容複雜,從來沒有在巴黎歌劇院演出。1879 年在德國漢堡市初演,劇詞翻譯成德文。俄國初演是 1884 年在 St. Petersburg 的 Mariinsky 劇院,用意大利文唱。1894 年在法國 Rouen 市首次用法文演出。另外一部歌劇是意大利詩人/音樂家 Arrigo Boito (1842-1918) 未完成的歌劇「Nerone」,我們在 2021年11月8日漫談音樂報導 Boito。雖然他學音樂,從劇詞寫作得到名望,一生只完成一部歌劇「Mefistofele(魔鬼)」;後來他寫歌劇「尼羅皇」沒有完成,去世後由指揮家 Toscanini 與作曲家 Tommasini 替他完成,於 1924 年在米蘭市 La Scala歌劇院演出,此後沒有再次演出的記錄。
-1080x62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