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擬提高軍費 擴充軍備
隨著北京方面不斷以各種形式宣示對台灣的主權,台灣方面也期望盡快擴充軍力,提高自衛能力。
(德國之聲中文網)台灣執政黨民進黨正在擬定一份長期計劃,逐年提升軍費,提高防禦能力,以抗衡來自中國的威脅。兩位政府官員對路透社透露,這份計劃涉及截至2025年的軍備規劃。其中一名官員對路透社表示,近來蔡英文總統及其團隊已經多次會晤軍隊將領,以商討軍備現代化的問題。台灣國防部披露給路透社的一份文件上寫道,軍備現代化的重點是無人機,電子戰系統,新型導彈以及導彈防禦系統。
其中部分武器系統,台灣是可以自行製造的。比如台灣已經制定了自行建造八艘潛艇的計劃。但是,台灣如果希望長期提升防衛能力,就必須尋求更多地購買美製武器裝備,但這樣又無疑會加劇北京同華盛頓的緊張關係。而作為台灣碩果僅存的武器供給國,美國多年來一直在呼籲台北就台海兩岸軍備力量不均衡問題採取應對措施。進入2018年的第一週,中國的遼寧號航空母艦就在數艘軍艦陪同下完成了穿越台灣海峽的巡航演習。
去年十月,蔡英文總統就曾表示,軍備開支每年應至少增加2%,必要情況下還可以更多。截至2025年,台灣的年度國防預算計劃增加至少20%,即增加20.8億美元。
提高「不對稱作戰能力」
盡管台灣的邦交國越來越少,同台灣保持軍事聯系的國家更是鳳毛麟角,但亞太地區一些外交官正在密切關注這一新的發展態勢。畢竟,台灣擴充軍備的努力有可能會對中國的戰略佈局產生連帶影響。
新加坡的安全問題專家赫斯雷(Tim Huxley)對路透社表示:”台海軍事均衡正在急速向中國方面傾斜,但台灣現政府顯然准備採取應對措施。我認為,對於中國遇到更多挑戰,日本等國顯然是樂觀其成的。”
分析家們普遍認為,台灣在經歷了多年的軍費縮減之後,現在急需提高”不對稱作戰能力”和配置更多的戰斗機和導彈防禦系統等高端武器設備。
所謂”不對稱作戰能力”是利用有限的資源對敵方造成盡可能大的傷害。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 (Singapore’s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郭柯林(音譯Collin Koh)表示:”台灣要賭的就是,讓中國不敢輕易動手,這樣只要台灣回擊,就會對大陸造成極大傷害。”
他表示,”台灣現在也許沒有能力實現台海的軍力平衡,但台灣有能力提高自身實力,使得中國不得不增加軍費開支。”
達揚 / 葉宣 (路透社)
台灣計劃投資先進武器 應對中國軍事威脅

台灣民進黨政府正在擬定一份長期計劃,逐年增加軍費,投資先進武器,打造威懾力以抗衡來自中國的武力威脅。
路透社報道引述兩名知情官員的話說,總統蔡英文正在制定延續到2025年的詳細軍費開支計劃。
其中一位官員表示,近來蔡英文總統及其團隊已經多次會晤軍隊將領,旨在推動投資訓練和裝備。以商討軍備現代化的問題。
根據台灣國防部提供給路透社的一項聲明說,當下優先投資項目包括新型導彈、無人機、電子戰系統、戰鬥機和彈道導彈防禦系統。
其中一些武器將在台灣製造,包括製造8艘潛艇的現有計劃。這兩位官員還表示,台灣提高軍力的長期計劃可能意味著從美國獲得新的軍售交易。
台灣的軍購向來複雜,不但是與國際關係有關,也牽扯到台海兩岸的關係、牽動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角力。
蔡英文的承諾能否達到效果,需要後續觀察,只不過與此同時,兩岸軍力失衡的情況仍在繼續。

長期以來,美國是台灣的唯一武器供應國。華盛頓也一直呼籲台北採取措施,解決台海兩岸軍力不平衡問題。
進入2018年的第一周,中國海軍的遼寧號航空母艦以及數艘軍艦完成了穿越台灣海峽的巡航演習。
美國智庫”2049計劃協會”(Project 2049 Institute)研究員易思安(Ian Easton)表示,「如果有3種武器中國軍方最高統帥最不想讓台灣獲得,那就是潛艇,噴氣戰機和彈道導彈防禦系統。但是台北很精明,對這3方面進行投資。」
總統蔡英文去年10月承諾未來每年增加2%的國防預算,而且必要的時候會動用特別預算來採購武器裝備,而且必要的時候會動用特別預算來採購武器裝備。
如果立法院通過未來的預算案,到2025年,台灣的年度國防預算計劃增加至少20%,即增加20.8億美元。
從實際的狀況而言,台灣軍隊的武器裝備將在未來的20年內逐漸地進入汰換高峰期,除了自己發展的武器系統之外,許多外購的軍備因為種種因素都需提前要擬定採購計劃。

亞太地區一些外交官正在密切關注這一新的發展態勢。台灣擴充軍備的努力有可能會對中國的戰略布局產生連帶影響。
新加坡的安全問題專家赫斯雷(Tim Huxley)對路透社表示:”台海軍事均衡正在迅速向中國方面傾斜,但台灣現政府顯然凖備採取應對措施。我認為,對於中國遇到更多挑戰,包括日本在內的一些國家顯然是樂觀其成。”
分析家們普遍認為,台灣在經歷了多年的軍費縮減之後,現在急需提高”不對稱作戰能力”和配置更多的戰鬥機和導彈防禦系統等高端武器設備。
所謂”不對稱作戰能力”是利用有限的資源對敵方造成盡可能大的傷害。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 (Singapore’s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高瑞連(Collin Koh)表示:”台灣要賭的就是,讓中國不敢輕易動手,這樣只要台灣回擊,就會對大陸造成極大傷害。”
他表示,”台灣現在也許沒有能力實現台海的軍力平衡,但台灣有能力提高自身實力,使得中國付出更高代價。”

台灣官方公布去年年底公布一年多來的”中共擾台路徑”與國防報告,承認中方的跨島鏈戰鬥能力。過往第一島鏈地位,受到重大影響。
這是蔡英文上任後首次公開的兩岸軍力報告。台軍官方表明,在中國軍方注入大量經費下,兩岸軍力”失衡加速”。
台灣國防部同時詳實公布了這一年以來,中共軍力在台灣海峽周邊的演習訓練活動,包含23次共軍軍機與2次遼寧號航母繞台。
報告稱,中國軍事崛起與朝鮮核武是現今台灣的最大威脅,許多台灣媒體將其視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