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他已提名尼爾‧戈薩奇(Neil Gorsuch)擔任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
現年49歲的戈薩奇現任科羅拉多州丹佛聯邦上訴法院法官。
如果得到確認,戈薩奇將取代安東寧‧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 去世遺留下來的空缺。
戈薩奇的提名需要獲得參議院的確認,但美國民主黨威脅將阻撓任何在他們看來太過保守的人事任命通過參議院。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特朗普說,戈薩奇法官有”卓越的智慧、無與倫比的法律教育背景,以及依據文本闡釋憲法的承諾”。
他並表示,”戈薩奇法官有著傑出的法律技能、聰明的頭腦、嚴格的紀律,並獲得了多黨派支持”。
特朗普宣佈有關提名後,有示威者在最高法院外舉行抗議集會。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特朗普總統週二晚在白宮東翼宣佈了有關提名。
在週二晚間的電視黃金時段,特朗普總統在白宮東翼宣佈了上述任命。
戈薩奇法官在接受任命時表示,去年逝世的前任大法官斯卡利亞是”法律之獅王”。
戈薩奇表示,”公正與獨立,合議與勇氣”是人們對法官的期望,對於被提名擔任大法官,他深感榮幸。
特朗普曾在去年競選期間公佈21名大法官的可能人選,戈薩奇是其中一人。
圖片版權REUTERS戈薩奇的提名需要獲得參議院的確認
作為在常春藤盟校受過教育的法律專家,戈薩奇有能力在九席高院恢復五比四的保守派多數。
戈薩奇是四分之一世紀裡任命的最年輕大法官,預料他不會對有關墮胎和同性戀婚姻的知名裁決提出質疑。
戈薩奇自2006年擔任美國第十巡迴上訴法院法官。
戈薩奇受到很多共和黨人的歡迎,他們支持他像斯卡利亞一樣,堅持嚴格的法律闡釋。
戈薩奇被視為一名”原旨主義者”(originalist),意思是他相信美國憲法應該像美國開國元勛所期望的那樣被遵循。
然而,參議院少數派領袖查克‧舒默暗示,戈薩奇法官可能位於法律主流之外。
“從他的記錄來看,我非常懷疑戈薩奇法官有能力達到這個標準”,參議員舒默補充說。
但是,副總統彭斯在社交媒體”推特”上表示,戈薩奇是”美國歷史上最主流、受人尊重、最具資歷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被提名人之一”。
保守派的夢想 ——BBC駐北美記者安東尼‧祖切爾(Anthony Zurcher)
在這個確定的非傳統時期,唐納德‧特朗普選擇尼爾‧戈薩奇作為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是一個相當傳統的選擇。
戈薩奇法官的簡歷及其背景,使他成為任何一位共和黨總統的自然選擇。
儘管選舉出現失誤、爭議和偶爾的政治派別爭鬥,戈薩奇被提名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卻正是福音派和傳統派保守選民所夢想的,這也是保守選民支持特朗普的一種獎勵。
他們明白,如果希拉里‧克林頓贏得大選,他們就會得到一個他們不喜歡的大法官任命。 他們期望,如果特朗普勝出,他們就會得到類似戈薩奇一樣的大法官人選。
與此同時,過去近10個月來,巴拉克‧奧巴馬試圖填補這個大法官空缺的努力被共和黨人史無前例地阻撓,民主黨人對此仍感到憤悶不平。
民主黨人必須決定是否破壞戈薩奇的提名作為報復。儘管只有41票,作為參議院少數黨,也許可強迫共和黨人打破參議院的另一個傳統,通過發動拉布戰,阻止被提名人在參議院獲得通過。
由於感覺最高法院的自由派多數席位被”偷走”,民主黨人將要求進行抗衡,未來很有可能在確認人選問題上產生分裂並纏鬥。
民主黨能夠阻止這項提名嗎?
戈薩奇的提名預計將在參議院引發一場政治對決。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特朗普曾在去年競選期間公佈21名大法官的可能人選,戈薩奇是其中一人(圖為特朗普與助手)。
在斯卡利亞去世後,前總統奧巴馬曾在去年二月提名梅裡克‧加蘭法法官填補其空缺,但共和黨人表示,因為太接近選舉,因此拒絕對其任命進行辯論。
未能確認奧巴馬的提名人選使民主黨人感到苦澀,並稱他們的提名人選被”偷走”,許多人發誓要使用類似的策略阻止特朗普的提名人選獲得通過。
即使被提名人選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獲得通過,但是在參議院進行最終表決時仍將面臨挑戰。
民主黨人可以通過在參議院發動拉布戰,阻止有關有關提名在第二次投票中過關,從而阻止特朗普通過提名人選所需的60票門檻。
由於共和黨人只持有52個參議院席位,他們可能必須改變參議院規則,才能批准特朗普的提名人。
為何人選如此重要?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如果得到確認,戈薩奇將取代安東寧‧斯卡利亞(前排左二) 去世遺留下來的空缺(圖為美國最高法官九位大法官資料照片)。
美國最高法院通常是極具爭議性的法律、州與聯邦政府之間的爭議,以及最終停止執行死刑的終極仲裁者。
最高法院每年舉行聽證會的個案少於100例,重要的公告通常在在6月發佈。
最高法院九名大法官中的每一位大法官在總統提名和參議院批准後,將終身任職。
最高法院目前的案件包括:變性學生的權利,不公正劃分選區和德克薩斯州死刑判決。
法院也可能就選民權益、墮胎、有種族偏見的警務值勤和美國移民政策的案件,甚至還可能就特朗普有爭議的禁止難民入境美國的行政命令等舉行聽證。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