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南非前總統) 曼德拉領導的啟示/ 高雄台灣時報/ 2013-12-08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曼德拉

~曼德拉在被壓迫的環境中為追求公平正義而失去自由;掌權後卻尋求和解、揚棄仇恨,建立國家新秩序~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日前過世,舉世為此哀悼。當過總統的領袖不少,但只有少數可以獲得世界其他國家的尊敬與認同,曼德拉總統正是屬於這樣的少數。曼德拉之所以獲得不論是朋友還是過去的政敵的舉世崇敬,不僅在於曼德拉為了打破種族隔離的理念堅持不懈,甚至為此繫獄二十七年即使其年歲超過七十也不改其志,這個精神感召了南非的黑人與白人,最終帶來種族隔離的結束。曼德拉更令人懷念之處,在於其結束南非種族隔離後擔任總統的系列作為,為南非整體的族群和解與真相的確認做出偉大貢獻。

南非當年的白人政權透過種族隔離維繫其少數獨裁體制,因其本身極端反共的意識形態,在美蘇冷戰中取得美方的支持而屹立不搖,曼德拉在此艱困環境中堅持打破種族隔離的理念始終不改,逐漸取得了國內不分膚色、種族的同情,並在冷戰進入尾聲,美國不再因需要反共南非的支持之故而持續對其種族隔離政策姑息以對,這導致南非執政的國民黨白人政權被迫思考放棄種族隔離政策,進而使南非進入後隔離時代。曼德拉更在首次的選舉中獲得絕大多數民眾的支持,成為南非共和國首位黑人總統。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曼德拉當選後的第一要務,是處理國內因長期種族隔離政策所形成的各種不正義問題,轉型正義需要被實現,但被實現的方法不是單純的報復,更需要建立在對歷史真相究明的基礎上,而追究歷史真相的重點不在於追懲白人政權的惡行劣跡,而是理解為什麼會被採用這種政策,以及這樣的政策在實行時,對於社會與個人造成何種影響,迫使人做出何種決斷,以及形成了何種傷害。

正是在曼德拉的推動下,南非成立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圖圖主教為召集人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戮力在追求真相的基礎下尋求族群和解。非洲不少國家在獨立後出現內戰頻仍的狀況,二O一一年讓全世界充滿樂觀想像的阿拉伯之春民主峰起,兩年後看到的卻是利比亞陷入內亂、埃及進入軍事獨裁循環、以及至今似乎永無寧日的敘利亞內戰與屠殺。看到這些景象,使人更知道當年曼德拉對南非的偉大影響,他不僅終結了不正義的種族隔離,更帶來日後南非內部的和平與和解。這也讓人對曼德拉的貢獻更為肅然起敬。

馬英九總統不是曼德拉,兩個人的層次天差地別,但馬英九起碼可以將曼德拉追求真相尋求和解的精神做為自己治國的榜樣。可是我們至今看到馬政府可以與對台灣造成威脅的中國把臂言歡,杯觥交錯,但是對於分屬不同政治陣營,甚至同黨內不同派系的人士卻是以操弄司法方式全力追殺。當需要對付異己時就拿起正義的大旗,當自己人出錯時卻千方百計為其開脫。以不正當方式監聽到王金平院長疑似關說的電話交談就動用黨紀與司法公權力全面追殺,但當自己的愛將涉及洩密與司法濫權,卻可以放任其主張一審宣判有罪才有需要辭職。這種種擋我者必銖的作為已經引起天怒人怨,馬英九開始被社會認為是台灣最大的禍源,是加重社會分裂的元兇之一,其九趴支持率所反應的,正是這樣的現實。

世界的領袖有千萬種,我們不可能期待馬英九會變成曼德拉,死後備極哀榮,受到舉世的崇敬,但起碼馬英九可以避免自己變成前羅馬尼亞獨裁者西奧賽古,被憤怒的群眾攻擊到死無全屍,連好死都不可得。馬英九應該好好反省自己的過錯,放下唯我獨尊,自認正義使者的水仙花自憐心態,學習以同理心對待與自己不同的人,這是台灣人對其領導者的最卑微期待!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