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 馬政權何需政務官? ◎ 陳茂雄/ 高雄台灣時報/ 2013-06-16

敬請支持‧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馬惠帝

多數人因生活過得很苦而大罵馬政權,獨派人士則因為馬政權推動「統一」而加以圍剿,事實上馬政權最為嚴重的缺失是政務官不像政務官,總統不像總統,倒有點像皇帝,卻沒有皇帝的魄力,隨時見風轉舵,政務官更隨風飄搖。由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的急轉彎及《會計法》修正案的覆議,可看出馬政權的政務官所宣布的政策比市場賣膏藥的「王祿子仙」還不可靠。

只因為要兌現馬英九的政見,在重大反對聲浪下,馬政權就是要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很多教育學者及家長都已經充分的陳述十二年國教有不能克服的嚴重缺點,馬政權還是要蠻幹。義務教育的特色就是免試、免學費、強迫性。前兩項大家都很清楚,對第三項或許會質疑,它所以是強迫性是因為義務教育不只是國民的權利,也是國民的義務,所有國民不分身分,大家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它不是社會救濟,而是全體國民共盡義務、共享資源。

依義務教育的觀點,全體學生應該平等接受教育,所以全部免學費,可是五都(未來加入桃園變成六都)市長認為地方政府的財力負擔不起延長義務教育的經費,因而主張排富,立委也有同樣的聲音,但教育部長斬釘截鐵的表示,免學費是既定的政策,不可能改變。教育部長說的沒錯,義務教育應該不分貧富,大家一律免學費,可是上級一下命令,教育部長立刻急轉彎,高中部分加入排富條款。自己公開宣布的政策與上級不同,應該斷然去職,只是教育部長還是緊抱著官位,自己宣布的政策可以隨時轉彎。

歡迎訂閱本報newsletter

《會計法》修正案的除罪引起全國民眾一片譁然,朝野立委為挽救錯誤的修法,有立委提出「復議」,依議事規則改變已表決過的議案,也有其他立委及政界人士希望行政院簽請總統提出「覆議」,行政院長堅決的表示,行政院提出覆議案的時機是立法院的決議行政院窒礙難行,只是《會計法》修正案對行政院並沒有窒礙難行的問題,所以沒有提出覆議的必要,可是上級的一句話,「沒有窒礙難行的問題」立刻改變為「窒礙難行」,這像什麼話?

任何職位,都有應負的責任,而且是分層負責,依制度執行。例如筆者於二十年前在中山大學擔任總務長職務,雖然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主管,但還是有一定的權責及行事的制度,當時的工程已建立完善的招標制度。興建大禮堂(逸仙館)時,校長基於某種理由要由榮工處議價,筆者堅持依制度公開招標,也歡迎榮工處參加投標,最後校長沒有堅持。總務處事務組主任出缺時,有人沒有依制度應徵,透過校長的親信直接到校長那邊應徵,因為破壞體制,筆者拒絕錄用,校長也沒有堅持。後來有組員出缺,校長接受親信的推薦,已有內定的人選,可是當時已建立招考制度,筆者堅持由人事室舉辦徵才考試,最後錄取的人不是校長屬意的人選,造成校長不發商調的公文,筆者毅然辭掉總務長職務,不接受慰留。馬政權的政務官遇到不合體制的事都不願意辭職,偶而有人提出辭職也會接受慰留,或許是官位太大,捨不得走。

馬政權的特色是有功歸馬英九,連米酒降價這種雞毛蒜皮的功他都要搶,可是有過時由政務官當砲灰,像最近發生的那些大事難道馬英九事前都不清楚?引起民怨時卻要屬下承擔。最嚴重的是馬政權是「一人政策」,政務官只是聽命行事,不是依自己的權責完成任務。依馬政權的習性,不需要聘政務官,直接由總統指揮各部門的常任文官就可,反正政務官發揮不了功能,不聘還可以節省不少公帑。

(作者為中山大學退休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本報24/7隨時更新 歡迎定閱newsletter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